田黄石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品类?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21-10-21

  田黄在宝石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岩石亚类,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号称石中之王。由于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故有易金三倍之说。田黄系自然块状独石,外观形似卵石,但稍经摩挲便觉细腻滋润。雕琢之后,越发绚丽夺目。潘主兰先生诗云:“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与京。可望有三温净腻,绝非夸人敌倾城。”

timg (6).jpg

  田黄石厂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田黄自清代以来,以其温润、细腻、洁净的质地,绚丽多彩的色泽和石纹,赢得广大印人和鉴藏家的喜爱,是彩石(印石)中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向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誉。

  田黄石的成因

  田黄石系寿山石中特别稀少的一种,理论上还是叶蜡石属单科晶系,但在很长时间里田黄石的成因是一个谜。

  人们考察发现,环绕寿山村内外洋有-条小溪流,名叫寿山溪。它发源于贝叠村的西北山麓,流至铁头岭下的寿山庙前,与南来之高山坑头溪水汇合,直入连江境内。就在这条小小溪流汇合处的上下游带水田底古沙层中,埋藏着一一种奇妙的宝石:它的外表十分光滑滋润,无明显的棱角,如同卵蛋石散布在沙土中。小的只有几钱重,大者可达数两,盈斤者极为难得。这种宝藏无脉可寻,只能靠翻田搜掘,偶然得之。因为它产自田地中,又以黄色为典型,所以人们将它命名为田石,又叫田黄。

  田黄石是田坑石的一种,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校角,它沉积于1~2米深的田地底,采掘艰难,多为当地农民在农闲时,翻田搜掘, 偶然所得,故以稀有而见珍。田石品种根据产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搁溜田等,其中中坂所产田石尤佳。

  对于田黄石的生成原因,民间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突避邪,收藏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熊艳上T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据地质研究,田黄石属于地开石的一种,所含化学成分与其他寿山冻石没有多大差别,唯三氧化二铁的含量高些。究其生成原因,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由于地层的变化,寿山矿脉中的部分矿石从矿床中分离出来,散落在溪旁的基础层上,以后逐步为沙土层所覆盖,这些矿石埋于沙土之中,日久天长,表面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周围土壤、水分及温度诸因素的影响,渐渐酸化,使石块改变了原有的面目,形成独具特色的田黄石。

  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状,肌理细腻,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其中,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尤罕见;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地”则色暗而浊,是田黄中的下品。

  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 度通灵澄清的灵石,色如鲜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 历史上列为贡品。还有种银寒金田黄,即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却为纯黄石,酷似蛋白包裹者蛋黄的熟鸡蛋,也出产 于中坂,更为稀少珍贵。

  田黄石的品类

  田黄大致有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等几种,另有硬田、搁溜田,溪管田等质地不好的田黄

  1.橘皮红田

  色红的田石名“红田”,分“正红”和“煨红”两种。

  “正红”色如橘皮,鲜艳通明,又叫“橘皮红田”,为“天生佳丽”,一身自然生成的原红色,这种经田石极为罕见。

  另有一种是因为烧草积肥等人为的原因,使土层受热,而埋藏田中的田黄石受高温的影响,表皮氧化化亚铁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红色层,肌理则依然保持原有的黄色。此类石,民间也叫它“红田,因为石度影响,往往逊其温嫩,所以并不为人们所珍重。

  前者色如橘红皮,红中带格,故称橘皮红,后者因肌理仍保留原色,称其为煨红田石。皮红质细嫩凝润,微透明,肌理隐含萝卜纹,是稀有的石种。煨红田石少见,而且经火受热后,石质变燥易裂,鲜有珍品。

  2. 田黄

  田坑中出产凡黄色的田石为田黄石,质温润可爱,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肌理有极为细密的萝卜纹,石表偶有裹着淡黄色、白色或黑色的石皮,纹细而密,条理清晰,按质地的颜色可分为的黄、橘皮黄、 枇杷黄、桂花黄、熟栗黄、杏花黄、肥皂黄、桐油地等。极度通灵澄澈者称为田黄冻。

  有些田黄间有红筋和格纹,本是一种石病, 但有时反显其病态美。

  寿山溪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数里至双溪皆可掘得田黄。

  各坂的田黄色质微有区别:上坂 多偏嫩而清淡,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质为最佳。其黄色之浓谈各有千秋,人们按其色相之差别,又划分3个等次10种类别:

  A.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 接近橘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 黄中带赤,色调明快的,日“黄金黄”。

  (3)黄而带赭, 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

  B.中品

  (4)比黄色再淡的有 “桂花黄”,虽属黄色但略带粉白色调。

  比桂花黄清淡且质灵腻、细嫩,而又比白田稍黄的称“鸡油黄”。

  (6) 黄而微褐如熟栗的, 称“熟栗黄”。

  C.下品

  (7)稍淡于熟栗黄,质滞而黝的为“肥皂黄”。

  (8)色黯褐而质如鹿目的称“糖稞黄"。

  (9)黄色淡 如蜂蜡,质比鸡油黄滞结些的称“蜜蜡黄”。

  (10) 介于桂花黄和肥皂黄之间的,称为“番薯黄”。

  这四类田黄较为干燥粗杂,几乎不通灵,也多无萝卜纹,俗称“杂田’。

  3.白田

  指田坑石中白色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的田石。质细腻凝结,微透明,色多白中泛黄,似羊脂般温润,肌理含萝卜纹,有如血缕般的红筋。

  白田多产自上、中坂。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最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的田黄石。

  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多深人肌理而似雪花。有黄皮的白田,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其色并非纯白,皆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灯照则肌理皆泛黄红,有别于掘性白高山。

  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由于它有“福”(福建)、 “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4.黑田

  田石中纯:黑或黑中带赭者称黑田石。有黑皮、纯黑和灰黑三种。

  黑皮田外层有稀疏微透的黑色石皮,俗称“乌鸦皮”和“蛤蟆皮”。黑色皮厚薄不一,浓淡变幻,肌理则保持原色。如果黑色皮面积很小,则不列入黑田。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通体黑中带赭,多出于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

  灰黑田色较淡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组散不匀。产地乐铁头岭和下坂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

  黑田石石质细嫩,富有光泽,肌理的萝卜纹多呈流水状。有一-种黑田,肌理黑中带赭,外表却带黄色皮。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

  5.黑皮田

  即“乌鸦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 中、下三坂均有出产。若皮非纯黑,而黑中又微带青绿或灰绿色的,称“蛤蟆皮”。

  黑皮面积有大有小,尽整全石的不多见,皮之厚度甚均匀,容易受刀,可任意加工。其皮内或白田或田黄,色质、纹理和寻常无皮之田无异,唯多伴有小黑钉。单层的鸟鸦皮田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两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鉴别, 不过这类舍多层石皮的田石,若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则犹如冻石,实属难得之材。

  乌鸦皮田黄石产量甚微,备受收藏家青睐。

  6.银裹金

  指外白内黄,表层裹以白色皮的田石,称为银爽金田黄石。其皮细嫩纯洁,肌理纯黄色,美净脂润,佳者似新鲜蛋黄裹以极薄蛋白,实属妙品。多产自铁头岭及上、中坂-带田中。

  许多白田或多或少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自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稍厚稍多。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番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淡雅,质极细嫩灵国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

  后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

  7.碓下田

  在寿山溪下游碓下田里所产田石称为碓下田或碓下坂田。

  质硬,脂润不足,纹粗,色多暗黄,属田石下品。易与连江黄混淆。

  皮青黄而稀薄。外层肌质色较浓,黄而偏褐,肌理浅淡。或有明显的细密萝卜纹,纹痕稍直,并伴有虱卵状小白点。质灵透,但干裂较多。

  8.搁溜田

  搁溜田又名“猴流田”(福州方言,滚出来的意思)。属沿溪迁移而下的田石。上四坂溪田表层或沿碓下坂而下至九手、回龙、双溪,溪中浅表沙层中偶尔可得。

  猴流田指因外界原因而露出电面化“田石”。这种石无需挖棚,只需留意发现,随手捡得,唯石质受阳光暴晒,风雨侵袭,表皮分化,失之温润。

  9,硬田

  是指名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质坚硬而粗劣的,属田石中下之品。

  田坑石的石质并非每块都温润可爱,其中也有质粗劣、不透明的石块,人们为了将它与质优的田石区别开来,称这种石为“硬田”。也可理解为几质地和劣,温润不足,不通灵,多杂质的田石,都称为硬田,是田黄石的下品。常见的有硬田黄、银裹金硬田,乌鸦皮硬田,硬白田等品种。

  10. 田黄冻

  主要产于寿山溪之中坂。质温润纯净,通体一色,半透明,肌理含萝卜纹,绵密而清晰。

  以颜色分为橘皮红、黄金黄、桂花黄等品种。

  田黄称为“石中之王”,田黄冻则堪称“王中之王”,极为罕见。

  11.灰田黄

  也呈茂灰或深灰,质微透明,肌理萝卜纹清晰,然多有黑点掺杂共间,且泛褚黄色。灰田是呈淡灰色的田石。此类田石的经济价值远不及田黄石。

  12.花田石

  在田石中,偶见种红、黄、青等杂色相间的田石,俗称花田。它同地有石皮、有萝卜纹。色彩也惹人喜爱。

  13.溪管独石

  出产于寿山溪中坂的溪管屋附近溪底。此处溪水激越,因为水波冲击许公,尽去污浊,备加晶莹通透,石色多黄,有微黄、浓黄、黑黝黄等,其中质地坚硬不透明者为下品。

  溪管独石一名“溪坂独石”,又称“溪中冻”或“溪管田”。

  田石久蕴水中,经受浸染,外表呈淡黄或暗色,石质备加莹澈,亦为收藏者所珍视。高兆(死石录》所记“至今春雨时,溪涧中数有流出,或得之于田父手中,磨作印石,温纯深润”,说的就是“溪管独石”。

  鉴识田黄,可以从色泽(以黄金黄、枇杷黄最为常见,红田、白田珍罕,桐油地属下品,黑田多粗劣),石形(多呈自然块状)、石破(有的田黄有黄、黑等色皮)、格(田黄多有红、黄无色等特有的格纹、故(有步纹、网状纹、水流纹等多种自然纹路)等方面来鉴识,但更主要的要从质地上来鉴别。章鸿剑《石雅》中说:“首德而次符。


您可以通过蒂爵手机版访问:田黄石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品类?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