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婚感言 七年就是一辈子。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19-01-09

  问:结婚七年为什么叫铜婚?答:七年之痒嘛,就像铜,呵护好了光亮如新,疏忽了,就绿了...

铜婚01.jpg

  一个月前,和儿子在床上闹,他翻了个跟头爬起来的时候突然看着床头墙上我和老公的结婚照说,妈妈你那时候真漂亮。

  我愣了一下,看了看照片,冲儿子摆了个pose说,妈妈现在不漂亮了吗?

  儿子显得局促起来,结结巴巴的说,不是,嗯...就那时候更漂亮一些。

  睡觉前我边糊面膜边跟老公说,今天儿子说婚纱照里的我更漂亮,唉,咱那时候为了婚纱照,在健身房泡一个月也是值得的,现在可没那个毅力。

  我灵光一现,建议说:诶,咱俩能不能现在开始锻炼锻炼减减肥,月底再去拍套婚纱照,这次带上儿子。

  老公把电脑一合,兴奋地说,行啊~还得是原来的场景、造型,一模一样,唯一不同是多了个大儿子哈哈..嗯,到时候还找那个摄影师,是不叫二波。

  我早忘了大波二波,只是这种跨越时空忽略体重的yy真心让人欢喜,在探讨了一些细节后,我们心满意足的睡去,好像醒来就能拿到这套有新意又有心意的结婚纪念相册。

  一个月后......

  餐桌前,我对老公说照相的事已经到dead line,一个月来我们坚守住自己的体重还略有突破。因此我也没联系摄影馆,这像还照不照呢?(其实答案明显,我只是想推卸责任)

  老公放下饭碗,很善解人意地说,这个月也是我太忙,再说这么冷怎么减肥啊,还得吃饱才有力气减,下个月吧,他说,咱们只要想减肥,哪有减不成的。

  说完,又把饭碗填满。

  礼物

  手机屏裂了,老公说要给我换屏,我说没必要,可以用,挺好。

  老公笑说,一出新手机你的手机非丢即坏,我懂,7快发售了嘛。

  我紧张起来,讲真,你可千万别给我买7。

  说这话可不是我欲拒还迎,去年买的iwatch我就戴了两天,现在不知所踪。确实不怎么习惯,这东西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当表看?那不如戴表,当手机用?除了苹果售货员做演示,没看谁对着表盘喊话,喊话的估计都是一个潜台词:我趁一个爱沃吃...

  关于礼物的事,可以吐槽的段子不胜枚举,每年都层出鲜活的素材。

  哦对,前几天我提前收到了纪念日礼物——一枚石头。

  搞软件出身的老公是高端电子产品发烧友,同时也是文玩爱好者,看出电子类礼物我不感冒,老公这次换了套路。

  收到这枚石头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宁!愿!要!肾7!

  每次在同事们艳羡的眼光中抱怨礼物的时候,难免会给人很矫情的感觉,但说实话,送礼物不是应该从对方的需求出发么。这石头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美感或实用性。

  老公小心翼翼把石头递交给我,他说这是天珠,很精贵,我盯着这枚疯狂的石头,不知道应该跟三个眼珠的哪一只眼对视算是尊重它。老公得意的说,这个比7更有档次吧。

  内心的小火苗蹭蹭往上窜,这么贵买个破石头还想要我的肯定?!

  我勉强地笑了一下说,你喜欢你戴呗,我戴着不习惯哪天丢了多可惜。

  要说我丢东西那不是随便说说,专业的!老公突然摆出严肃脸,说,你得习惯!这个天珠会放射磁场,对你身体有好处,等我攒攒钱再给自己买一个便宜点的。说完他微微一笑,笑出一脸老褶子。

  突然就心头一紧,我麻溜把天珠挂脖子上说,好!现在就戴起来...嗯,真挺好看,衬托我貌美肤白。老公美滋滋地看看我,心满意足。

  如果说送礼是从对方的需求出发,可能让他心满意足就是我的需求?

  再说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礼物才能打中我,送礼这件事太费脑子,所以我一般不送。

  嗯,左看右看这颗石头挺好,

  我很满意。

  过日子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忆北京

  可能因为和老公常年异地,所以送礼物成了表达重视度的必要手段。

  对我来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举动,都是最好的礼物。

  在北京,真真儿过了段二人世界的新生活。

  为什么用“真真儿”呢,因为现在回忆起来,都还像做梦。

  去北京之前,和老公去了趟拉萨,他出公差我体验生活。像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做足了心理准备后便在北京“定了居”。

  对我来说一切美好得不像话,被心仪的公司签收,认识一批有料有趣的朋友,闲来和老同学旧相好叙叙旧,下班和老公相约地铁口,手拉手肩并肩在桥下街头吃关东煮、麻辣烫,酒足饭饱后回到两室一厅的“豪宅”,在被窝里追追剧,看看书,真是乐不思蜀了。

  某个纪念日,大概是七夕,晚上老公说咱们去吃西餐呗,有情调,有仪式感。

  我说好啊好啊,新精英迁址前楼下有个西餐厅,价格实惠量又足,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屌丝餐厅,我和我的姐妹们都爱它。

  老公说,你的姐妹都是生(chi)活(huo)家值得信赖,果然,他也爱上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满足了装逼的心理,还对得起自己饥渴又超标准的胃,摆了一桌子牛扒甜品,钱包也不显尴尬,哟西!

  吃完西餐看了场麻花的话剧,挽着老公的胳臂走在灯火通明的长安街上我们心满意足。

  有那么一瞬间我在想,北京不错啊,毕业时候怎么嫩么不待见她...这个问题并没得到太多的延伸性思考,因为享受美好的那一刻,疑似幸福的感觉总会提醒我那不是真正的幸福。

  因为,会突然惦念起千里之外的儿子。

  争吵

  去北京前,我答应儿子,等稳定下来,一定接他过去。

  每两周回家一次,儿子都会满怀期待又怯怯地问,妈妈,这次你带我走吗?

  这样的问话让我没法面对,不得不含着眼泪一次次告诉他还没到时候。

  我和老公边上班也在留意孩子接到北京的可能性,综合考量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北京生活的难度颇大,只上学这一个问题就没法得到解决。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然而内心的郁结却慢慢沉积,无处可放。

  我没法在北京过着潇洒的二人世界,回到家再跟儿子编织一个不能实现的谎言。

  一次咨询过后,我找到了当时状态萎靡情绪忧郁的症结:我需要和儿子在一起。

  我跟老公说不然先接儿子过来。试一试呢。

  老公从葛优躺的造型瞬间位移至眼前,吼着说能不能清醒点!就算把儿子接过来,你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方法照顾他,你就连最起码的耐心你都没有。

  ......

  我,一个孩子的妈,被自己的伴侣说不具备照顾孩子的能力!这种心痛着实没法言喻。

  暴力语言总是会伤人于无形,往往伤的也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个。

  即便我说“要么儿子来北京,要么全家回东北”他不爱听,咱们大可以就事论事想想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我自然懂得事情的发展需要过渡,但哪怕给我一个希望好不呢。

  能不能理解一个母亲的心,一个向儿子承诺了却没法做到的内疚的母亲的心。

  我一向知道我们两人在这事上的立场不同:

  我不赞成他说的走一步看一步,他也觉得我规划的路径不现实;

  他不明白我为什么不支持他在更大的舞台积累经验和财富,还说这都是为了我和儿子;

  而我并不关心他赚多少心多高,只希望一家人能在一块。

  他说我在逼他,我不明白一家人要在一起怎么就成了一种要挟,还值得撂狠话进行人身攻击。然而,他成功了。

  我委屈得浑身颤抖,感觉连回嘴的力气也没有,忙不迭去擦哪哪流出来的鼻涕和眼泪,只记得我们争吵得激烈,却忘了这中间的台词。

  直到心已凉透,鼻涕眼泪也不再热乎,我说,好吧,我是挺意外的,就算全世界都看不起我,我也没想过会被你看不起,还是在我做母亲这一点上。现在我知道了!

  我冷笑一声,咬牙切齿地说,当初我怎么就能决绝地要来北京呢,真是贱透了。

  老公像一只惊慌失措的猴子,一直在找补着说些什么,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对我来说,那一句伤害,太振聋发聩,我已经听不见了。

  后来我收拾了行李乘坐凌晨两点半的动车离开了北京...

  啊当然没有。

  其实当时就合好了,然而我忘了是怎么合好的!忘了!!!!

  这么严重的创伤我竟然连如何原谅和收场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心得有多大。唉!

  回家

  合好归合好,我谨遵“要和儿子在一起”的信条,决定回东北老家。

  就像当初来北京有很多人不看好我的“任性”决定,也许回老家又要有不少人生出很多“你看吧...”的os。无所谓。

  既然做自己,就彻底一点咯,当初来北京我有我的理由,犯贱当然也是理由之一。现在回东北,我仍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在北京的八个月,我永生难忘(我知道这看起来并不可信,毕竟已经忘了很多桥段)。这是我生命中弥足珍贵的体验,也是我开始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开始,33岁,我感觉自己才长大。

  事实上,老公在这个阶段工作重心已经转移至上海,在北京的我,又开始和他过上周末夫妻的生活,另一边儿子还在留守,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回家呢。

  跟同事朋友很正式地告别后,我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离开那天下雨,没有云。

  一个字引发的...

  去年的9月28日,结婚纪念日是在娘家过的,没怎么刻意去过,吃完螃蟹在公号发了篇文章,叫《结婚六年-呵呵》。结婚的年头久了,纪念日的形式其实就没那么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呵呵”的文章主题就是这个。

  如今再看这篇文章...真的十分想呵呵,因为纪念日这天刚虐完狗,老公没两天就变了形,因为酒醉失态。

  难道这是男版《白蛇传》吗。

  当时回娘家的,除了我们还有公婆,爸妈很正式地邀请亲家来延边过节,每天围绕吃喝玩乐节目满满。因为爸爸在家也算是大家长,兄弟姐妹出于尊重相继来到家里陪吃陪酒陪聊。酒过三巡,擅长烘托场面氛围的姑夫一边向公公敬酒一边问,咱们家馨馨嫁给你们家也六七年了,你们看还满不满意。

  其实是玩笑的一句话,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登时有些尴尬,尤其在公公很自然地说“行”之后,我看老爸的脸色有些不自然,这显然不是他要的答案。

  有期待就会有伤害,以公公的性格不分饭局酒局什么局,有一说一,行就是行,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是符合他人设的客观表达。可老爸会觉得平常姑爷也不至完美,哪次不是以鼓励为主,在亲家面前说尽好话,更何况在这种场面,还有这么多家里人在“等”答案,一个“行”怎么行!

  我在旁边插话说,三姑父,这就是我公公最高的褒奖了,在一起生活这么久,“行”就是他最高评价。姑父说,那不对,丫头,行和好还差得远呢。我赶紧接话:那就是说我还得继续努力呗~说这话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也不自然,巴不得这酒局快散。

  老公这时候举杯说,三姑父,馨馨了解我爸,对他来讲,“行”真的算最高评价,人们通常对好的定义标准不同,你看我就特别羡慕你和我三姑,平常在家喝喝小酒,特别有情调。

  三姑父把话题又转了回来,说,姑爷,先别说我跟你三姑,那现在就说你对馨馨满意不!

  三姑一看场面失控,赶紧喊三姑父叫他别没完没了,结果正处在酒劲头上的姑夫吼了三姑一句。老公酒劲也上来了,把手里的酒杯重重撂在桌上,说三姑父,你和三姑对我来说是完美夫妻的典型啊,你怎么能凶她呢。

  老爸早已经坐不住了,黑着脸张罗着撤桌,三姑喊姑夫回家,姑父不走。我说再坐会喝点茶醒醒酒吧,三姑一气之下自己回了家。

  酒菜撤了端上茶点水果,聊起来我才知道,因为延边酒文化比较讲究,三姑父是朝鲜族的喝酒习惯,摔杯相当于断交,晚辈向长辈摔杯,那更是大不敬,老爸要老公给姑夫敬茶认错,老公把茶倒上,承认当时确实没考虑很多,也并知道有这么一说个习俗,三姑父可能气头上没即时接茶,老公觉得失了面子,自己一仰头把茶喝了。

  老爸气急了,说行了行了,茶也别喝了,散了散了吧。这会儿公公婆婆说话了,具体内容忘了,要义就是儿子把认错茶喝了也无可厚非,是因为有人欺人太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姑夫急了,反问谁欺人太甚,结果两边剑拔弩张,老公甚至站起来要动手的架势。我赶紧把老公扯到一边,老爸把三姑父送走,老妈把公公婆婆请进卧室。

  这一场闹剧总算得以消停,此时委屈愤怒的情绪快让我自燃,感觉五脏六腑搅和在一起,脑袋里也一团浆糊。

  老公进到公婆所在的卧室,老妈在厨房里收拾,老爸盘腿坐在卧室床上骂骂咧咧情绪激烈。

  我能理解老爸,亲家的答案、妹夫的不满、姑爷的综合表现都让他猝不及防,当惯了家里家外的领导,头一次在自己的地盘让场面失控,这种挫败感对他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我不知道公婆的细微想法,无论如何,“欺人太甚”这样的话一出口,他们肯定是觉得被伤害了。

  而姑父也是好心一片,为了给家里人捧场,捧出满心伤,还落得个“欺负人”的罪名,看着他趔趄着出门,我其实特别担心他摔倒在路上。所幸妈妈打电话告诉了姑姑,在路上迎到了他。

  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老公的表现,这个接触了将近10年的人,一瞬间变得完全陌生。

  对于是不是满意我这样的问题,他回答起来有什么难度么?为什么顾左右而言他?

  一向和蔼谦卑,对陌生人都客气的让人发指的他,怎么就能在今天的场合以下犯上,不尊长幼之序?有没有考虑这是妻子的娘家,有没有考虑要为我,为我的娘家人保全面子?

  我气得浑身发抖,再看到他趴在被窝里已经打起呼噜,更是七窍生烟。

  我强忍怒火帮妈妈收拾好厨房,又打了盆热水进老爸屋,我说爸你泡泡脚消消气,老爸balabala又骂了一通,我说是是是,对对对。

  我跟老妈说,别上火,明天睡醒就都好了。妈妈说这顿饭吃的呀,都让酒给坑了。

  我笑着说,就你向着姑爷说话,酒品就是人品,酒醒了该道歉也得道歉。

  大家都睡了,关起门我却再也崩不住了,好多话当下不说出来,就得憋出内伤,我打开微信老公的对话框,一口气写了几千字,处理完心里的垃圾挂着泪身心俱疲地睡去。

  应该是没多久(我凌晨四点多才睡下)老公从背后默默地环抱住我。

  良久,他轻轻说对不起,老婆,信息我看了,是我错了。

  昨晚的怨气加上刚睡着就被扰醒的起床气,我本该顺理成章、气壮山河地发一次飙。

  可不知为什么,在他认错的那一刻心就软了,唉,我总是心太软...

  转过头我郑重地回复说,接受你的道歉,可能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也需要这句话。

  团圆

  尽管家里人凑到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小矛盾,但这种家庭文化的碰撞也有它的意义。

  婚姻与爱情不同之处正在于它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更多背景的交集和融合。

  总之,作为中国人,家人仍是我们内心最长久最重要的牵挂,人人都憧憬着一家团圆的温馨场面,尤其是像我这种异地婚恋人群。

  今年五一前,儿子阑尾炎手术,医生拿着儿子烂掉的盲肠说,你们及时做出手术决定是对的。

  亏了当天是周末,老公在家,当医生问做不做手术的时候我们彼此成为对方最坚定的力量,共同做出要手术的决定。老公请假半月在医院陪护儿子,10天里一家人在一起形影不离,出院时儿子扒着病床栏杆不要回家,他说,回家后爸爸就又要上班去了。

  儿子出院后,我们紧接着又遭遇家里一个年轻美好的生命离开,我一度承受不住。

  和老公沟通了几次内心的感悟,加上自己做了一些功课才渐渐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除了生死之外别的都不算大事儿,而只要活着,我们就需要学会接受现实生活中不那么愉悦甚至是残酷的真相,而当我们能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就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也对生命保有了最大意义地尊重。

  老公内心也受到很大触动,开始计划转移回长。一旦一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变化,事情总会朝自己想要的样子转化。终于,在我回长春的半年后,老公入职了base地在长春的新公司,单位离家很近,接送孩子也很方便。我们一家团圆了。

  回来的第一周,儿子还天真地问我,爸爸不回北京了吗?

  我说是的。

  又问,爸爸是回上海吗?

  我说不去了,哪也不去,以后再也不用问,爸爸去哪,他就和我们娘俩在一起。

  前天和老公看到一条新闻,德国的一个医学教授想到的发明,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的胳膊痒了,可以通过放上一面镜子,挠另一只胳膊的对称部位来解痒。

  作者还在讨论中一本正经地寻求原理上的解释,比如瘙痒和缓解机制中涉及到多种感受器的作用,而这些感受器间的协调机制并不是时刻匹配的,用镜子造成视觉影像的错觉,就可以骗过大脑对“痒”的认知。

  《皮肤性病学》中说,瘙痒和皮损是一个相互加重的过程:皮损-瘙痒-抓挠-加重皮损是一个恶性循环,而这种发明,简直是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福音...

  哈!这么一本正经的扯淡我就是爱到不行,最关键用它来解释婚姻之痒真是恰如其分。

  无论七年还是十七年二十七年,婚姻里哪能不疼不痒,恋爱时期的亲情与新鲜感被生活磨损殆尽之后,浪漫的情调也被孩子、票子、老妈子折腾得情趣全无。进入婚姻,恋爱中的智商回归到正常水平,两人的优缺点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暴露无遗,来自原生家庭的干扰和困惑,让很多新人婚了即昏了,没昏的也难免有痛有“痒”。

  痒了怎么办,挠啊,可是用力过度又会加重皮损,所以我们需要一面镜子——即伴侣。在镜子中感受你的感受,面对那个“痒”的考验,不断地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当你看见问题,即看见问题背后反应的本真的自己,不去改变而去接受,不要完美而要完整。在相互协调和不断匹配中,你会猛然发现,挠得不是“痒”,却神奇地止痒了。

  很多人羡慕我和老公感情好,向我们讨教婚姻幸福的秘诀。

  喏,我们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同样经历家庭生活的磨砺和考验。

  婚姻经营了七年,我确实学到很多人生经验,尽管今天做了很多影响老公偶像包袱的负面披露,其实最想说的还是表达感谢。

  老公,感谢你在我们相处中给我的爱、理解和包容,作为一面称职的镜子也成就了我今天的成长;同时也感谢自己能在一些重要时刻敢于从容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换来今天婚姻的稳固和家庭幸福。

  七年,从青涩懵懂的两个半大孩子,到为人父母;

  从异地分居到合家团圆;

  从柴米油盐磕磕绊绊慢慢成长蜕变,到成就彼此的今天;

  我想说,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用心去追求,用一辈子去追寻。

  七年,就是一辈子。


您可以通过蒂爵手机版访问:铜婚感言 七年就是一辈子。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