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玉或取材于蛇纹石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18-11-26

  昨日,本报报道了肥东桥头集附近山中捡到的“玻璃石”被证实为蛇纹石玉的新闻,此篇报道刊发后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合肥市境内玉器文化自古以来一直经久不衰,桥头集附近不少地方就出土过多件古玉器,甚至就连距离桥头集不远处著名的凌家滩遗址中,也发现了蛇纹石质地的新石器时代古玉器。而这些古玉器,其原料很有可能产自肥东桥头集的玉矿中。

  或早就被祖先所开发

  在确定了桥头集玉矿的材质为蛇纹石玉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吴维平提及了这样一种观点——一直以来安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桥头集附近的许多古遗址、古墓葬中均出土过古玉器,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距离桥头集不远的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一部分质地为蛇纹石玉的玉器。

  吴维平教授在提及肥东桥头集玉矿的过程中,重点提到了凌家滩遗址中这些“蛇纹石”质的玉器。吴教授告诉记者,从地域上来看,桥头集距离凌家滩只有60多公里,又同在巢湖岸边,凌家滩遗址中的玉器和肥东的玉石矿很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因为凌家滩附近最近的玉石产地,也只有肥东桥头集。但这种说法只能是从地域远近方面和材质方面的一种推测,那里的玉器的原料是否就是取材于肥东桥头集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桥头集曾出土过古玉

  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蛇纹石,是否意味着肥东桥头集玉矿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开发利用?肥东县文物管理所彭余江所长提到桥头集附近的那处蛇纹石玉矿时,也没有否定这种说法。

  彭余江说,现今考证两者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太现实,因为桥头集那处玉矿因多年的开山炸石头破坏严重,是否有被开采过的遗迹,已经无法考证。但从田间地头能够找到类似的玉碎片来看,可以推测的是古人有可能能够从玉矿附近捡拾一些玉碎片,进行玉器加工。

  彭余江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肥东县境内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肥东文管所在近年来对附近历代古遗址、古墓葬的发掘中,不断有各色各样的古玉器出现,年代从新石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彭所长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早在1996年,在对肥东张集乡新石器时代的刘岗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就曾出土过一个大玉琮,后经权威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期玉器。后来,这只大玉琮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彭所长说,虽然文物部门没有将其与桥头集附近的玉矿质地进行对比。但可以推测的是,肥东张集乡距离桥头集并不是太远,古人采集玉料一般会就地取材,那个大玉琮的玉料很可能采自桥头集的玉矿。

  合肥玉文化经久不衰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路文举在谈及合肥的古玉文化时,也谈到了合肥玉石文化的历史悠久。路文举告诉记者,玉的开发使用在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国玉器始终贯穿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独树一帜“中国风”。玉器伴随着数百代人的生产生活,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史,至今绵延不绝。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处江淮之间的合肥也不例外。

  路文举介绍,从现在已经出土的文物看,合肥境内出土的古玉器最早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出土的玉器来自各个古墓葬、古遗迹。1979年,合肥市区的粮校工地上的一处唐代墓葬中,还出土过一系列唐代的玉器;此外,在距离肥东桥头集不远处的巢湖市放王岗出土的西汉墓中和1997年巢湖市北山头西汉墓中,先后出土了56件玉器。

  在地域上可称“合肥玉”

  对于合肥境内如此厚重的玉石文化历史积淀,能否就能证明肥东县桥头集山中的蛇纹石玉曾经被开发利用过。记者在进行了多方求证之后,多名专家的意见称,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推测,“只能说有这个可能。”但是,这片产自肥东山中的玉石矿,可以从一个角度赋予其文化标签——很多地方习惯于将产自于本地的一些玉石在进行开发、历史考证后以本地地名进行命名。

  “从矿产地域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可以将桥头集产出的蛇纹石玉命名‘合肥玉’”。吴维平教授说,因为玉石的命名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从地域学的角度命名,如产于新疆和田的就叫和田玉,产于霍山地区的就叫霍山玉。吴维平教授说:“发现于合肥肥东的玉石矿如果开采,在地域学上命名为‘合肥玉’也是完全合理的。”


标签:蛇纹石
您可以通过蒂爵手机版访问:千年古玉或取材于蛇纹石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