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针真的没有作用吗?胸针背后的高贵与凄美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23-05-06

  一部便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典爱情影片《罗马假日》,这里面不仅有安妮和乔的爱情故事,还有赫本与蝴蝶胸针一生的牵绊。

  


  胸针,又被称为胸花,它最早出现在青铜器时代

  一开始是发明用来固定衣物的,像在斗篷上打上一颗扣子一样。后来,它逐渐从一个功能性的作用演变成了装饰性的作用,变成了一种可以自我表达,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美首饰。

  首饰的英文名叫Jewelry,它起源于法文的Joiel,中文就是快乐的意思,所以首饰的源头其实是快乐和有趣。而胸针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用来放在服装上,不直接和肉体接触的首饰。所以相对比其他首饰而言,胸针显得十分有趣和与众不同。

  


  华夏自明末以来,随着海事开禁,特别是上海开埠后,大批的西洋物品涌进了上海。与此同时,也带进来许多西方的时尚元素。胸针从此便融入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既带有传统的民俗文化,又蕴含西方的时尚元素,被当时追求时髦的年青人所广泛接受。据说,1927年蒋介石同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即美琪大戏院婚庆时,蒋介石穿的西装上就佩戴了一枚玫瑰花形状的镶嵌胸针,煞是引人注目。

  


  胸针是现代社会中女性常用的装饰品之一

  胸针也是女性喜爱物品之一,穿一身得体的服饰,再配上一枚色彩、造型与服饰相称的胸针,往往能给人一种“画龙点睛”的时尚美感,也更能显现出女性独特的魅力。在我国近代时期,也有人称其为“胸花”。旧时富贵人家的新人喜结连理时,常常少不了佩戴此种饰品。

  


  提到胸针,不得不谈到的就是英国

  英国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所以英国王室在首饰的甄选上也当仁不让,这些首饰看起来绝不仅仅是上好的宝石和材质,它们还代表了王室成员的国家和地位。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佩戴了一枚The King of William IV brooch的胸针。(下图)▼

  


  这枚胸针原属于威廉四世的妻子,阿德莱德王后,是1811年王后与威廉四世大婚时的结婚礼物,后来几乎被英国所有的女王和王后佩戴过。在200年后的奥运会上,伊丽莎白女王再次佩戴这枚胸针,其实是想告诉全世界,自己国家漫长而值得骄傲的历史。

  


  ▲阿德莱德王后1792 –1849

  王室中互相赠送首饰其实特别多见,胸针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会像戒指一样,在赠送的时候让人觉得暧昧不清,而且尺寸也很容易确定,不像项链和手链,有时候也需要量一下尺寸,胸针基本上具有统一性,怎样都不会出错。

  所以在王室成员中,大家经常会选择胸针作为彼此馈赠的礼物,比如这一枚钻石蝴蝶胸针,就从玛丽王后,一直传到了今天的伊丽莎白女王,记录了祖孙三代更迭的百余年历史。

  


  1893年,英国国会将这枚胸针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即将成为乔治五世妻子的玛丽王后,在1947年的时候,这枚胸针就由玛丽王后传给了今天的伊丽莎白女王。

  


  ▲玛丽王后1867—1953

  这枚胸针从女王还是公主的时候就开始佩戴,一直到现在她都经常戴,而且它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女王的绶带上,搭配正式的晚礼服,和女王的王冠遥相呼应。

  


  女王喜欢色彩明丽的衣服,特别喜欢搭配的传统套装,就是帽子加纯色大衣,外加手套和耳钉,再加上多层的项链,并且她所有的造型都会使用胸针来进行搭配。她经常会选用珍珠项链和耳钉来搭配胸针,避免喧宾夺主,保持内敛和外放,文雅和奢华的相得益彰。

  


  女王的胸针,以钻石、珍珠还有淡色的宝石为主,不仅仅是雅致,还剩去了不少色彩搭配的烦恼。基本上在搭配的时候,女王都会把胸针放在比较传统的位置——锁骨微微偏下靠外侧,从中也可以看出,女王本身相对传统的性格,以及她的身份地位对她搭配的时候的一些影响。

  


  胸针在整个女王的人生中,其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就是传承,同时它也记录了很多女王的时光。就像女王会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选择威廉四世的胸针,表达自己的态度,也是王室的态度,所以基本上传承、记录、表达是女王在使用胸针的时候三个重要的原则。

  


  这枚胸针(下图▼)是特别受女王喜爱的一枚胸针,也是从她的奶奶,玛丽女王那里得到的,它是方钻和水滴形钻石结合,设计到一点复杂的东西都没有,简单大方的款式,晶莹剔透,质地上好。

  


  聊到这里,还是回到文文开始观影《罗马假日》的桥段吧。

  


  《罗马假日》剧中。女主角是欧洲某国王室的安妮公主,纯真、善良、不食人间烟火。长年无趣压抑的宫廷生活让她感觉厌倦。国务烦身的她,格外羡慕常人的自由,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

  


  男主角是美联社驻罗马的平凡记者,工作不顺,囊中羞涩,还欠了房东数月的租金。面对刻板上司的无情打压,他只想得到独家新闻,幻想能一夜成名,从此飞黄腾达。就这样,深夜出逃的公主遇上了赌后归家的记者乔。机会来了,他决定炮制一个独家新闻。

  美妙年华的公主,短暂逃出皇室的藩篱,在街头喧闹的阳光下放肆真性情,贪婪地享受作为平民的自由。俏皮的刘海,灵动的眼神,轻盈的小骨架,紧束的腰身,飘逸的裙摆。她,就像一个坠落人间的天使。

  


  在古都罗马的露天广场,手拿玫瑰,豪吃甜筒,同饮一杯浓郁的咖啡。闲时看倘佯的白鸽漫步,三三两两徘徊的游人,与在太阳下散发光芒的竞技场和石凿的雕像,还有,还有,还有,在许愿墙上许下的可能永远都没法实现的愿望。

  


  罗马,当然是罗马。新闻发布会上的一语双关,虽近在咫尺却尤甚天涯。

  只是仅此一句,便已胜过千言万语。

  见面会后,他不停的她靠近,却被重重的人群隔开。她想转身留下,却不能割舍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子民。空旷的大厅,曲终人散,回荡的是他和她24小时的爱情。无语凝噎,不忍细看,一句浅浅的惜别,又有多少人湿了眼眶。一眼,万年。

  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老胶片,那些方形荧幕黑白时代最后的一汀繁华,在古都罗马,就此定格。

  


  剧外。真是生活中他是一个绅士,是世界上最有气质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纯净的眼神像个庄严的传教士。

  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柔肠百转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数以千万计女人们的梦中情人。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们作为偶像所崇拜着,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一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5国语言,举止优雅得体。她高贵善良,与世无争,柔媚娇羞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的性格内敛却又平易近人。

  她有着娇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靥,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静谧,楚楚动人,长长的睫毛像秋日里飞舞的蝴蝶,薄如纱翼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快乐与轻盈,她的名字叫奥黛丽·赫本。

  


  在纤尘不染的豆蔻年华里,天使遇到了绅士,在浪漫之都罗马的那个假日里,一段尘世间最纯美的爱情悄然萌生。

  那个时候的他,已是全世界尽人皆知的的明星,刚刚过完36岁的生日,而当时的她却只有23岁,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孩儿。她是他的影迷,对他有着近乎痴狂的崇拜,当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亦如此。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动了一下,一股异样的情愫从心底悄然涌起,感情像海潮刚刚退去的沙滩,柔软而温润。眼前的女孩儿,敏感而脆弱,不为人知的心事蕴藏在美丽的大眼睛里,安静而忧伤,让人陡生怜爱。那一刻,他分明感觉到了一个微妙阶段的开始。

  


  那场戏里,他们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忙里偷闲时,两个人便到河边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窃听着这对人儿的喃喃私语。他喜欢看着她,眼神里蕴满了可以让人融化的怜惜。她也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微笑。偶尔,她会将自己冰冷的小手放进他宽厚的掌心里,感觉着来自这个敦厚男人的温暖。

  


  那个时候,他现实生活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可是,他不是个善于表达的男人,看尽了世事沧桑的他已经习惯了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掩藏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她爱他,可是,她不敢说。她很清楚,身边的这个男人,他是别人的丈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幼年时破裂的家庭阴影以及她所受的教育让她对他望而却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么忍心让自己心爱的翅膀沾染上别人濡湿的记忆。

  那个夏日,她的爱,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热烈而绝望地盛开。许多时候,一朵矜持的花,总是注定无法开上一杆沉默的枝桠。于是,一段故事在那个夏日戛然而止,再也没有后来。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一夜之间从一朵山野间羞涩的雏菊变成了镁光灯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爱情,梅厄·菲热,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她很欣赏那个男人的才华,希望那个男人的职业可以带给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业和爱情双双丰收,她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和梅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格里高里·派克参加了她的婚礼。他还是那样温厚而宽容,用平静的微笑应对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人知道,他不露声色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种叫做无奈和认命的东西。

  


  作为礼物,他送给了他一枚蝴蝶胸针。那是1954年,爱情于他和她,是开始,也是结束

  那个时候的她,天真的以为自己一转身,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可是她却不知道,如此,也便错过了一生的风景。她结婚后不久,格里高里·派克便离了婚,然后又结婚,再次成为了别人的丈夫。

  想来,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是很玄妙的,从友情到爱情仅一步之遥,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却仿佛要经历千山万水。试问,尘世间,当爱情华丽转身,还有几个人能心怀坦荡地重新摆友情的宴席?可是,他们做到了,凭借着对缘分的尊重和对友情的信仰,两个人将千山万水的距离浓缩成咫尺天涯,将所有的爱与情埋藏在了那个夏天的《罗马假日》里。

  


  梅厄的移情别恋,给了渴望一份爱情至终老的她一个致命的打击。她离了婚,后来,又结了婚,又离了,再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从她的生命里,兜兜转转,走近又走远。40年的光阴里,一成不变地陪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针。

  无数次,她给他打电话,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泪雨涟涟。他轻声安慰着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没有人知道,于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泪,都如一枚跌落的彗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已是铁马冰河般的汹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从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月光。日日夜夜地,灿烂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1993年1月,天使飞回了天堂。他来了,来送别她,看她最后一眼。彼时,他已是77岁高龄,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花丛中的她,微阖着双眼,像一株夏日雨后的睡莲,纯洁而安静。岁月蹉跎了她的容颜,人们看到的,是美人迟暮的悲凉。而在他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娇小迷人,眼里流溢着无限哀伤的女孩儿。他轻声地唤着她,她却不回答。她听不到了,永远听不到了,白发苍苍的他久久无语地看着她,老泪纵横。

  


  送别她时,他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嗫嚅着:“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他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迟到了,迟到了整整40年。此时的他亦不知道,过往的岁月中,她一直将自己的头深深地低进尘埃里,可至死,她还是没能等到与他携手的前世今生。10年后,著名的苏富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又一次地,他来了,颤颤巍巍。87岁的他此行的目的,只为那枚蝴蝶胸针。最终,他如愿地拿回了它。

  


  捧着那枚蝴蝶胸针,抽搐的记忆里,在时光的隧道里,迅速地流转,他仿佛又看到了,《罗马假日》里那个美丽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乐轻盈地向自己走来……

  40年的光阴里,他一直没有告诉她,自己送她的这件结婚礼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而是他祖母的家传。

  49天后,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手里捧着那枚蝴蝶胸针,就像握着她的心跳,握着无法回头的岁月和岁月深处那段永不再复的青春之恋。送别他的那一天,人群举着鲜花,从四面八方涌来。他的葬礼,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全球直播。

  那一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成千上万的影迷们默默祈祷着,祈祷绅士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天使,还给她一个在尘世间曾经错过了的天堂。

  还有一段关于胸针凄美的故事:

  2022年4月23日在英国威尔特郡拍卖一枚设计简单,没有花样也没有钻石或水晶或珍珠,就是一颗星形,上面英文字为“Titanic”的胸针,那是属于当年“泰坦尼克号”幸存者罗伯塔·马奥尼的,预估拍价为6万英镑。这枚胸针巧合地也是一份礼物,而且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赠送的,是一枚后面紧跟着分离的胸针。

  


  电影《泰坦尼克号》有一幕男女主角伫立在船板上的浪漫经典“生死相随”镜头,戏终之后,所有人都记住了杰克和露丝那段令人唏嘘的爱情。我们都以为这是电影编剧编撰的故事。星星胸针却告诉我们,有关头等舱女乘客爱上年轻船员的故事,果真有其人。

  英国女士罗伯塔·马奥尼20岁那年,登上了号称“永不沉没”的巨型游轮,住进头等舱,并爱上了“泰坦尼克号”的五副哈罗德·罗威。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的灾难,这里不必重复叙述。最终获救的幸存者罗伯塔·马奥尼在14年后结婚,婚后她决定把这段往事记录下来。

  


  罗伯塔在她的日记里,回忆那晚的悲剧。当时正在沙龙听音乐的她,感觉轮船开始下沉,被惊吓的她正要起身,“那位船员找到了我,他对我说:‘小姐,我们撞上了冰山,但我不认为(现在)有危险,如果有,我会回来告诉你的。’”遵守诺言的船员在几分钟后转回来,叫她不要害怕,但却要她立刻穿上救生衣。罗伯塔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危险,她还和船员开玩笑,问他要怎么修复游轮?这个时刻她看见船员悲伤地笑了笑,没有回答她。而且就在瞬间,她看见“甲板上到处都是冰,大家看起来憔悴又恐惧。”她立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的回忆日记记叙“在这名船员的帮助下,她爬上救生艇,当时艇上大约有35人,就在分别之际,这名船员把制服上的白色星形胸针取下,递给了她。”

  这名船员去了哪儿呢?后续新闻报道:“1912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撞上了冰山后,年仅29岁的哈罗德·罗威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拯救了船上无数的妇女和儿童。当时,罗威早已登上了救生艇,却主动返回出事地点,帮助了无数在冰冷的海水里,冻得瑟瑟发抖的人转移。”

  


  事实上,罗伯塔的日记一直写着“那名船员”,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船员的名字。这是拍卖师接受报章采访时说的。“(罗伯塔)告诉她的家人,船员送她这枚胸针,可能是爱的象征,也可能是为了让她记住他,因为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

  胸针作为承载着凄美爱情故事的物件,并非像奥菲利亚在《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说的“我如何将真爱辨认?谁送你最大的钻石,谁就最爱你。”“泰坦尼克号”游轮即将沉没前,罗威送给罗伯塔的胸针就平平无奇。

  


  故事终归就是故事。听起来凄美就更加动人了。所以不要问,这些胸针故事,是不是真的。因为就像我不会去问我的读者,你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或你的爱情是真的吗?

  胸针作为承载着凄美爱情故事的物件,并非像奥菲利亚在《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说的“我如何将真爱辨认?谁送你最大的钻石,谁就最爱你。”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