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钻石河南造!钻石股“力量钻石”引爆资本市场
2018年5月,一个突然的消息划破了钻石行业的平静。
世界最大的天然钻石开采商,一直作为天然钻石行业代言人的珠宝品牌戴比尔斯(De Beers)突然“反水”,宣布进军培育钻石行业。
除了推出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 Jewellery,戴比尔斯的子公司Element Six豪气斥资9400万美元,用于建造品牌专属的培育钻石工厂。
作为手握全球三分之一天然钻石资源、在行业呼风唤雨上百年的行业巨头,戴比尔斯剑指培育钻石市场,意欲何为?
有人指责戴比尔斯“倒戈阵营”,也有人认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1克拉800美元”是戴比尔斯培育钻石新品牌标出的定价,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定价,被培育钻石行业认为是“价格屠夫”。
就此,戴比尔斯对外宣称,培育钻石只是钻石市场的补充,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选择。且其售卖的合成钻石不产生“克拉溢价”,也不提供品质分级。
也是在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当年最新发布的珠宝指南中,删除了钻石基本定义中的“天然”一词,并且不再推荐使用“合成(synthetic)”一词来称呼实验室生产钻石。
培育钻石的地位瞬间得到提升。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珠宝指南的更改,不仅意味着培育钻石正式纳入钻石大类,也在今后的贸易管理品类中,与工业品类中的合成金刚石进行了区分。
2019年,为了进一步对培育钻石产品做出更细致的品质分级规范,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培育钻石委员会”,并宣布全球知名珠宝检测机构统一使用“培育钻石(Lab-grown Diamond)”一词出具检测证书。
2021年2月1日,中国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发布的Q/NGTC-J-SZ-0001—2020《合成钻石鉴定与品质评价》企业标准在中国亦正式实施。
商业先行,配套跟进,至此,培育钻石的市场商业化道路终于走向成熟——这只黑天鹅终于走出艰辛的沉浮,逐步被人们接受。
不止戴比尔斯,许多著名珠宝品牌也纷纷进军培育钻石:
2017年,施华洛世奇(Swarovski)在北美地区正式开售培育钻石品牌Diama。
2019年,美国最大珠宝零售商Signet同时在线上与线下门店销售培育钻石珠宝。
同年,美国第一个在线培育钻石交易平台LGDEX在纽约成立。
2021年,潘多拉(Pandora)甚至宣布弃用天然钻石,改用培育钻石生产旗下新品牌Pandora Brilliance。
【天然钻石拉响警报】
在培育钻石商业化高歌猛进的进程中,也有业界人士冷静旁观,认为不宜过分夸大行业巨头变革背后的产品深意。
但事实上,这些转变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公司面临内外形势变化下的必然选择。
从2017年起,天然钻石的产量警报已经拉响。

贝恩咨询《2020-2021年全球钻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2020年,全球天然钻石毛坯的产量分别为1.52亿克拉、1.47亿克拉、1.39亿克拉、1.11亿克拉,产量显著下滑。
作为世界最大的天然钻石开采商,戴比尔斯亦面临着全球钻石毛坯销售的低迷给其带来的压力,频繁宣布开采减产。
戴比尔斯2021年的产量计划,已从原定的3300万-3500万克拉降至3200万-3400万克拉;2020年,戴比尔斯的钻石总产量为2510万克拉,比2019年的3080万克拉下降18.5%左右。
天然钻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原生矿主要分布在南非、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矿藏储量不高,采掘难度大,且钻石开采权被高度垄断。

▲南非著名的金伯利钻石矿坑
不少专家预计,未来10年,全球钻石毛坯新开发矿藏概率非常小,但钻石消费需求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意味着,展望未来,由于有限的天然钻石矿藏和昂贵的开采成本,供需失衡趋势将为培育钻石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培育钻石甚至能够成为天然钻石行业的重要补充,并借此分食一部分天然钻石,尤其是中低端天然钻石的消费市场。毕竟,随着消费群体的更新迭代,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珠宝、首饰的需求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如戴比尔斯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营销负责人所言,以订婚戒指和婚礼文化为核心的品牌理念正在过时,千禧一代更尊崇女性的自我犒赏和“宠爱自己”,购买奢侈珠宝产品的契机将不仅有关婚礼,而可能是任何原因和任何场合。
截至2019年底,Lightbox Jewelry已销售培育钻石20000克拉。
据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2018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预测,全球培育钻石产量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2030年培育钻石产量规模将达到1000万克拉至1700万克拉。
不过,整体而言,培育钻石珠宝行业产量渗透率依旧较低。根据贝恩咨询数据,培育钻石产量相比天然钻石产量而言,2019年渗透率仅为4.3%,2020年渗透率为6%。
但如今的培育钻石,已经在颜色、粒度、净度等方面都能做到与天然钻石并无差异。
一颗天然钻石的形成周期长达亿年,而生产一枚同样的培育钻石,只需数周时间。
从实现碳中和的角度看就更有优势了:开采一克拉天然钻石产生的碳排放量为5.7万克,而生产一克拉培育钻石的碳排放仅为0.028克。
可见,培育钻石对天然钻石的替代性极强,且成本有望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而持续降低。未来,全人类实现“钻石自由”,或许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克拉玛依宝石光是什么?属于日光石吗?
- 鉴定证书:珠宝玉石的“身份证”,到底该怎么看
- 长期佩戴黄金首饰有什么坏处吗?别蒙在鼓里了
- 结婚戒指预算1w,买钻石戒指还是买莫桑钻戒指?
- 珠宝商教你挑选钻石戒指,什么款让钻石显大、时尚、牢固?
- 新疆狂风暴雨,雨后出现大片宝石
- “红宝石”2020年的市场行情怎么样?红宝石怎么样?
- “蓝宝石”最新市场行情怎么样?蓝宝石如何?
- 宝石的魅力,你不可错过这些神秘的红色系宝石
- 钻戒定制十大品牌排行 求婚钻戒定制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