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印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巴林石
关于巴林石
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巴林石现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其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不过也只是被那时人们将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
巴林石大面积开采的历史较短。
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
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巴林石历史渊源
购员-曾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属地——喀啦沁旗锦山的灵悦寺内,供奉着一尊石佛(高14厘米、宽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质属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杂质。因属朝产,多年供奉,具体资料已无从考证。观察石佛,与众不同,头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态,带发罩,露出两根辫子,服饰为窄袖长袍,衣纹线条流畅,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盘坐在莲花台上,应该说,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从雕刻手法上看,此佛应是唐宋时期所刻。
有文字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落的庆功宴上,属下奉献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口地称赞:“腾格里朝鲁!” 意思是“天赐之石”。
清朝时,石碗成为上奉朝廷的贡品。
2007年,在一座古墓中,还发现了殉葬的黄色巴林石碗。在喀啦沁旗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方巴林石大印,一方上刻着“喀啦沁王之宝”,另一方刻着“世守南漠”,一方刻的是小篆,一方刻的是隶书,两方章是在王爷府院内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哪代王爷之印。
民国初年,矿物学家张守范命名巴林石为“林西石”。
日军侵华时期,曾抓劳工开采过矿石,行动很诡秘,管理森严,劳工也不懂采的为何物,鸡血红和彩石矿脉都被开采过。
七十年代初,地质部门前去考察,发现有遗留采坑多处,规模很小。民间流传历史上曾有南方人用骆驼驮走过巴林石。
1973年,正规开矿时,发现一个采洞内有点灯用的油碗,一只陈旧的鹿角,一把不是当地人所用的刀子,一个粗雕成型的佛像,这些现象表明,过去确有南方人前来探险和采石。
石巢先生在1982年就预见到:巴林石“储量丰富,将来可成名矿”。同年,中国工艺美术公司副总经理林佑女士率金石界专家考察了矿山,确定巴林石为雕刻彩石原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从巴林石采矿始,当地的三家雕刻厂应运而生,以后,巴林石逐渐被福州、青田、北京、西安和山东等地所用。
1995年,台湾吴金泉先生自筹资金,方宗硅、吴金泉、门国礼三人编著,通过台湾《印林》杂志社发行的图集《巴林石谱》,填补了巴林石书籍在台湾出版的空白。
《中国巴林石》、《中国国石巴林石》等权威典籍相继出版与发行,为巴林石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氛围,巴林石成为宝玉石界的“白天鹅”。
巴林石分类
巴林石分福黄石、鸡血石、彩石、冻石、图案石五大类。有朱红、橙、黄、紫、白、灰、黑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巴林石雕最善于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是一石一题雕刻而成。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
巴林福黄石
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
巴林鸡血石
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
巴林彩石
其彩色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美丽奇妙。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
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巴林图案石
巴林石图案石是指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交代不彻底,从而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景物图案奇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凡出现人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各种图案,不分质地、颜色,均归于此类。
巴林石的市场潜力
近些年,市场逐渐升温,各种各样的石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升值空间。巴林石因其自身的独特亮点:品种丰富、色彩多变,每一种巴林石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巴林福黄石温润通透;巴林鸡血石质地净色艳。
沉寂了多年的巴林石,近些年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投资、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使其成为经济低迷时期的热销品,这与巴林石雕刻家的辛劳密不可分。
由于巴林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关注。
随着人们对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升华会导致巴林石需求持续上涨,名石收藏机构、国外热钱的介入,更引发了投资机构对巴林石的长线价值投资。
从2009年开始,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家陆续进入市场。
巴林石鉴别
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种方法:
摸:即通过触摸石表面来体会手的感觉,感觉石的润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对石头进行刻划来测试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测和镜测来鉴定石的结构和纹理。
辨:即相互对比辨别好坏和真伪。
鉴别内容
质地鉴别:主要鉴别质地的纯净细腻程度和完整性。
光泽鉴别:主要鉴别石的光润程度,观察其肌理、光泽、温润和清晰程度。
颜色鉴别:主要鉴别颜色纯正程度,色泽自然性和层次的分明程度。
意蕴分析:观看石画面,分析意境,品评石中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鸡血石品等与鉴定
鸡血石品质高低,以地子、血色区分。地子,即质地,有冻石、普通石、炼石(灰白软石或硬石)数类,以冻石最佳。其色有白、粉、黄、灰、绿、黑等颜色,以白如玉的羊脂冻地为上,乌冻次之,绿地最下。血色以米砂的多少、形态、鲜艳度而分。色有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形有片红、条红、斑红、霞红等。一般以血多、色鲜、形美者为佳。而血质浮薄飘散者则往往是易褪色之下品。
鸡血石的好坏,首观鸡血颜色是否红,质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进行鉴定的方法。
血色鉴定:
1、颜色:鸡血颜色大类可分为鲜红、大红和暗红。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2、血形:鸡血依次可分为块血、条血、云雾血及点血等。时有两种以上自然结合在一起,此时则依以那一种为主,而定其。如血形有独特的地方,则常因其独特而使价值倍增。
3、血量:指鸡血部分与成品石质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为高档品,大于50%者为珍品,大于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最次。这是鉴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浓度:指依鸡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为浓、清、散三级,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
附:地理标志巴林石的小知识
巴林石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巴林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现辖行政区域内矿区。
巴林石产出的矿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镇的特尼格尔图山。出旗所在地,穿过呼特勒沟,跨过沙布台河,经沙布台村向西7km,便到矿山所在地。这里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5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37″——118°22′00″;北纬:43°46′43″——43°47′15″。矿区总面积6km;申请勘查区(含矿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18°21′30″——118°24′30″;北纬:43°46′00″——43°47′30″,总面积11.18km。
- 克拉玛依宝石光是什么?属于日光石吗?
- 鉴定证书:珠宝玉石的“身份证”,到底该怎么看
- 长期佩戴黄金首饰有什么坏处吗?别蒙在鼓里了
- 结婚戒指预算1w,买钻石戒指还是买莫桑钻戒指?
- 珠宝商教你挑选钻石戒指,什么款让钻石显大、时尚、牢固?
- 新疆狂风暴雨,雨后出现大片宝石
- “红宝石”2020年的市场行情怎么样?红宝石怎么样?
- “蓝宝石”最新市场行情怎么样?蓝宝石如何?
- 宝石的魅力,你不可错过这些神秘的红色系宝石
- 钻戒定制十大品牌排行 求婚钻戒定制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