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蓝宝石的有烧和无烧呢?
很多亲们在选购红蓝宝石的时候,相必会接触到两个词汇——“有烧”和“无烧”,那么它们和红蓝宝石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有烧”?
宝石的“烧”其实就是加热。宝石形成就是由于千万亿年在自然界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的加热形成的,这是大自然本身自己的“烧”,现在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模仿自然界的条件对宝石进行加热,这样的优化方式,就是现在人们所谓的“烧”。
烧”是将宝石放在可以控制加热的设备中,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其它不同条件模拟大自然深处的环境,进行加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特征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进而提高宝石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什么是“无烧”?
宝石的“无烧”,说白了,就是宝石从矿区出来,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美化,单纯的只是进行一些机械切割打磨等操作而已,其的外观是处于“原汁原味”的状态。
红蓝宝石为什么要“烧”呢?
1、烧只为更养眼
宝石也是“要面子”的,由于爱宝石的人大多是“外貌协会会员”,色彩明艳动人、内部纯净剔透的宝石才更受买家们欢迎。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科学家用各种方法改善它们的外观,让宝石看起来更艳丽、更纯净。加热,就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烧过之后,蓝宝石的色泽会加深变艳
2、烧只改变外观
一定的温度下,宝石经过数小时的加热后常出现两种改善结果——宝石颜色发生变化、改变内部包裹体对宝石外观的影响。这和宝石在大自然中经受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时间更短而已。烧可以使宝石颜色变浓艳,如红宝石在加热后变得更加娇艳欲滴。
所以说“有烧”之于红蓝宝石来说,更多时候就类似于女性的日常化妆,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不过就可以变得更好看些而已。
红蓝宝到底是买“有烧”合适还是“无烧”合适?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拿相关个标准进行对比,一颗净度,颜色,切工,火彩、重量等都很好的“有烧”宝石,要比一颗净度,颜色,切工,火彩都稍差的“无烧”宝石要贵的多,毕竟宝石是否“烧”过,本身就不是很重要,而且即使“烧”在国际上也是属于“优化”而不是处理”。即使是范冰冰一样的美人,你看过她什么时候不化妆就参加活动或是节目?
“有烧”并不代表“处理”
宝石处理指的是通过酸洗、注胶等手段使宝石更加美丽,改变了宝石内部的元素构成,添加了其它物质。宝石的处理,就像是你有一颗水晶,然后通过现代的方法,让它变成了红宝石。“烧”并没有往宝石内部添加其它元素,只是用物理方法改变了一下宝石的外观。就好像,你有一个翡翠原石,经过现代工艺处理,把它变成了翡翠镯子。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加热(即热处理)是宝石优化方式的一种,在普通的国检证书上不作明确标识。
是否“有烧”看证书
作为一个普通购买者,只要看懂证书就OK啦。贵重宝石的专业证书会明确标出宝石是否经过加热,GRS证书的Comment一项或者Gubelin证书的Treartment一项中若写着H(Heated),就说明宝石加热过确定无疑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品质好又是无烧克拉数也足够的宝石,但是这样的宝石一般都是天价,而且性价比一般都不合适,买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自己口袋里面的钱够不够,不要上来就要净度好,切工好,颜色好,克拉数也够,还是无烧的宝石,这样的“十全十美”的宝石即使放到全世界也没几颗,你的钱足够支撑你拥有一颗吗?如果真的遇见了品质好,又是无烧,克拉数也很合适,价格也很好,先不要高兴自己捡到漏了,因为更有可能是遇见天上掉下铁饼了。
当今市场上的红蓝宝石大多数是加热——有烧优化,由于热处理是一种纯物理学的方法,并且其结果稳定、持久,人们可以理解为其弥补了大自然的不足。时下珠宝界对这种优化方法普遍认同甚至将它和真正的天然红蓝宝石等同。
以上所讲述的有烧加热处理,就仅仅是进行加热处理(Heating)而已,对宝石的耐久性没有影响,包括低温热处理(Low-Theating)和高温热处理(High-Theating)两种。
低温热处理的温度普遍都在1000摄氏度以内,主要用于改善宝石的颜色。在氧化气氛中,可以减弱宝石的蓝色调,使颜色一定程度上变红艳。此时宝石内部包体有变化,但并不明显,因此,不能显著改善宝石的净度。而低温热处理的鉴定也较为困难,有时可通过检测锆石和水铝矿包体的拉曼光谱来确定。
另外,还有两种加热类型即:加热并添加熔融物(Heatingwithflux),加热并扩散(Heatingwithdiffusion)
加热并添加熔融物(Heatingwithflux)
熔融物包括硼砂(Borax,一种含Na、B的氢氧化物)或其它物质,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加热方法,针对裂隙较多的红蓝宝石,熔融物可以起到愈合开放裂隙的作用,相比于早期的玻璃充填,其不易鉴别,耐久性更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曼谷的AIGS实验室就收到了这样的检测样品,这些样品来自缅甸孟素,但其指纹状包体有异常,呈较粗的小管状,实际上这是高温热处理的特征。目前国际各实验室对于此种处理方法并没有特定的定名,而是按照处理的严重程度来分级,具体来说,是对处理后熔融物的可见程度和宝石的耐久性来分级。
GRS实验室分为H、H(a)、H(b)、H(c)和H(d)五个级别:
H——加热,无残留物
H(a)——加热,并有极微量残留物
H(b)——加热,并有微量残留物
H(c)——加热,并有中等残留物
H(d)——加热,并有大量残留物
加热并扩散(Heatingwithdiffusion)
某些红蓝宝石的内部缺失相关的致色元素,如果采取以上两个方法进行处理,则不能明显提高宝石的色级,所以就需要额外添加致色元素,在合适的温度、压力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致色元素会进入到宝石的晶格,呈现相应的颜色。
论价值而言,差不多品质的红蓝宝石,经过第一种纯粹的加热处理的价值会比经过其他两种加热处理的价值高。因为第一种更加接近宝石的天然性。
知识点tips
“无烧”:指未经过热处理;
“有烧”:指经过热处理;
“一度烧”:熔融热处理;
“二度烧”:扩散处理。
- 克拉玛依宝石光是什么?属于日光石吗?
- 鉴定证书:珠宝玉石的“身份证”,到底该怎么看
- 长期佩戴黄金首饰有什么坏处吗?别蒙在鼓里了
- 结婚戒指预算1w,买钻石戒指还是买莫桑钻戒指?
- 珠宝商教你挑选钻石戒指,什么款让钻石显大、时尚、牢固?
- 新疆狂风暴雨,雨后出现大片宝石
- “红宝石”2020年的市场行情怎么样?红宝石怎么样?
- “蓝宝石”最新市场行情怎么样?蓝宝石如何?
- 宝石的魅力,你不可错过这些神秘的红色系宝石
- 钻戒定制十大品牌排行 求婚钻戒定制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