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发展历史细节,你知道吗?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21-10-14

  那些在海外发光的青田石雕

  民国4年(1915),美国因巴拿马运河告成而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又称“万国巴拿马赛会”)。

  


  △ 1915年3月9日,中国政府馆开幕时的情景

  在此赛会上,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的“梅鹤大屏”“瓜盒”“牡丹瓶”等12件作品和金兼三(又名金针三)的“小屏风”,均获博览会银牌奖章。

  


  △ 巴拿马世博会开幕式纪念徽章

  此后,石雕生产迅速发展,据记载:清代末年,青田石雕艺人约有1000多人。到1928年,根据浙江省设计会调查员王萼的实地调查,青田石产于山口、方山等地计14处,全年产量约12000石,价值14000多银圆。

  


  △1916年美国纽约,青田华侨周旭卿、周芝山两兄弟在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获得石雕金奖之后,到纽约开店销售青田石雕。

  据1933年《中国实业志》记载,当时在青田、温州两地就有石雕工场七八十处,最大的工场有艺人40余人,男的占四分之三,每日工作10小时,工资低微,工场主获利高达几倍至十几倍。

  


  △早期青田的“番邦客”贩卖的青田石制品

  除了行销国内以外,青田石雕还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各国,尤以美国最多。当时不少青田侨胞在美国贩卖石雕而赚了钱,人称“花旗客”。在山口还设有专门收购“花旗货”的公司,常将石雕成批装箱邮运美国。

  


  △比利时拍卖回流清代青田石雕《四季平安》,现藏东方国石馆。

  从没落到崛起

  抗日战争爆发后,青田石雕销路受到严重影响,外销几乎断绝。大多艺人被迫改行转业,有的甚至流落异乡,坚持石雕生产的艺人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按照“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积极组织艺人归队就业,恢复和发展了石雕生产。从1955年6月至1956年9月,在城镇、山口、油竹、方山先后成立了石刻小组、石刻合作社。

  据统计,1953年全县石雕从业人员仅35人,产值9300元。到1956年,山口、鹤城、油竹、方山四个石刻合作社共有社员486人,产值22万元。

  特别是名艺人张仕宽的“葡萄山”和潘雨辰的人物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并对青田石雕的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

  


  △石雕名艺人张仕宽(1895-1960)

  1964年5月,郭沫若到青田参观石雕工厂,面对琳瑯满目的石雕作品,挥毫写诗,热情赞扬青田石雕“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

  1971年至1972年期间,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其他领导人,提出要加速发展工艺美术品生产,扩大出口。

  


  △《葡萄山》 张仕宽 青田石雕博物馆藏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青田石雕的产销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在1972年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青田石雕“更喜岷山千里雪”“咏梅”“高粱”等作品受到好评,《人民画报》《红旗》《人民日报》也都分别作了介绍。1973年2月6日,成立了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统一管理全县的石雕供产销工作。工厂招收青年学徒,扩大职工队伍。

  


  △1978年5月,我国领导人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把林耀光创作的“群马”赠送给金日成主席

  在鹤城镇居民和农村社队建立了50多个石刻小组,大力发展石雕生产。该年完成石雕出口产值106万元。

  辉煌的青田石及其未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传统的“普及品”开始逐渐消失,青田石雕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

  


  △《花好月圆》倪东方 青田石雕博物馆藏

  首先是一批石雕艺术家更趋成熟,他们创作了许多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精品,这些精品不再受一般工艺品“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原则”的制约,而是完善了“特种工艺品”的艺术个性。

  


  △1992年,邮电部发行了中国第一套石雕邮票——青田石雕特种邮票。

  又因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失衡的状况基本改变,青田石雕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对青田石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了较深入的开掘。

  


  △青田石雕博物馆

  


  △青田石雕城

  政府定期举办“青田石雕文化节”,并投资兴建“青田石雕博物馆”,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大大提升了青田石雕知名度。

  


  由此,青田石雕艺术进入了观赏艺术品阶段。在历届全国评比中,青田石雕赢得了很高声誉。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也有许多石雕优秀作品被选送国外参加展览。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